新闻通讯

您目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新闻通讯 > 正文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师生的申报积极性,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激励导向作用,促进学院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3月26日下午,学院特邀北京工业大学黄鲁成教授为学院师生进行 “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申报工作经验分享,院长陈恒、副院长胡玉真、院长助理王志楠,以及学院重点培育成果的负责人李柏洲教授、韩国元副教授等教师代表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了分享活动,活动由胡玉真主持。

黄鲁成教授介绍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奖设奖的目的意义、评奖的条件,结合自己的申报经历,重点介绍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申报内容如何撰写,成果如何培育,讲解强调成果被引用或被采纳情况、社会影响或社会效益的注意事项。从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的前沿性、著作篇章结构和基本观点、主要创新和理论价值方面逐一探讨和分享,强调成果内容的原创性、严谨性和普适性,对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性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对材料的准备和学科选择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的分享和指导。

经验分享结束后,与会师生就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申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黄老师进行充分交流。黄鲁成教授的分享和指导为我院教师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申报提振了信心和勇气。学院将进一步对加强拟申报的成果的培育工作,促进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勇于创新,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黄鲁成,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UW)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科技与产业创新管理研究和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研究。曾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和学位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新兴技术未来分析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科学学研究》编委等。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多项。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1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1项和一般项目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新华文摘》、《学习强国》转载多篇。

下一篇:学院举行 “哪吒精神与青椒科研困境:从电影、诗词到现实启发” 专题讲座

微信二维码